Breadcrumb Home / University NewsCenter / Next level的无人飞行系统,这场国际会议告诉你 Next level的无人飞行系统,这场国际会议告诉你 29 Oct 2025 10月24日至26日,第三届先进无人飞行系统国际会议(ICAUAS 2025)在东莞松山湖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由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主办,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协办,以“先进无人飞行系统”为核心,汇聚了加拿大、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多地的无人飞行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以及来自东莞市科学技术局、东莞市大学筹建办公室、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等相关部门领导,共同围绕“先进无人飞行系统”这一核心主题,就技术突破、产业落地与协同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为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ICAUAS 2025会议设1个主会场和4个分会场,采用“线下+线上”融合模式进行。会议期间共组织了5场高水平主旨报告、22场邀请报告及52场分会报告,并设有企业展区,现场集中展示了38项涵盖无人飞行整机、关键部件与专项装置的创新成果。 开幕盛况:多方聚力,共启行业盛会 10月25日上午,大会在陈梓红学术报告厅正式开幕。本次大会主席、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副校长(研究与创新)刘子顺讲席教授,东莞市科学技术局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科戴卫星科长,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协理副校长(教学与发展)李远博士分别致辞,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本次大会主席、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副校长(研究与创新)刘子顺讲席教授 刘子顺教授首先在致辞中介绍了本次会议的背景和主旨,他指出,在粤港澳大湾区扎实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背景下,绿色、融合的无人飞行系统已成为驱动实体经济规模化、智能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本次会议聚焦的议题,与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在“人工智能+”融合创新领域的重点布局高度契合,有望共同绘制先进无人飞行系统技术突破与产业繁荣的崭新图景。 东莞市科学技术局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科戴卫星科长 戴卫星科长介绍了东莞在城市区位与经济实力的优势,他强调,当前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均属东莞八大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东莞正围绕加强人工智能和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应用场景推广、产业强链补链等方面,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先进无人飞行系统的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将为东莞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希望各位嘉宾也能够借此机会深入了解东莞的科技创新环境和产业情况,共谋合作机会。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协理副校长(教学与发展)李远博士 李远协理副校长在致辞中强调,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自创立伊始,便秉持“教研合一、两校一质、创新无限”的办学理念。作为一所立足全球的研究型大学,学校致力于推动跨学科合作,以应对现实挑战并培养未来领袖,特别是在无人机系统领域持续深耕。她相信,本次会议所促成的知识交流与伙伴关系,必将为科学、工业及社会带来积极贡献。 主旨报告:产教融合,打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主旨报告环节。五位来自顶尖高校与业界的权威专家先后带来大会主旨报告,分享内容覆盖了从太空到低空的广阔技术前沿,共同聚焦无人飞行系统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关键突破。多位专家的报告体现了“产教融合”的核心理念与协同思路。 朱正宏教授、郑耀教授、宗宁教授、王飞董事长作专题报告 加拿大约克大学朱正宏教授的报告《基于行为控制的微型航天器集群高效清除太空碎片的研究》,虽应用于太空场景,却深入探讨了集群控制这一无人飞行系统的核心共性技术,其创新方法为领域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重要启示;浙江大学郑耀教授围绕低空经济实际需求,在《低空经济领域航空器系统设计》报告中系统阐述了航空器设计与产业场景深度融合的关键路径;河北工业大学宗宁教授在《针对微小型无人机的动态捕获与硬毁伤综合对抗技术研究》中,聚焦无人机安全问题,为低空安防能力的构建提供了扎实支撑;华中科技大学李仁府教授在《低空经济中垂直起降无人机发展现状及挑战》专题报告中,全面梳理了垂直起降技术的发展脉络与产业化瓶颈,为相关技术路线选额提供了重要参照;来自企业界的北京博鹰通航科技有限公司王飞董事长,则以《低空经济无人机的市场化实践》为题,通过物流、救援等真实案例,生动展示了无人机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应用的成功转化,凸显了产学研协同推动产业发展的实际成效。 邀请报行:思维碰撞,迸发跨界创新火花 在主旨报告之后,大会进入了特邀报告与互动交流环节,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先进无人飞行系统的核心研究方向展开深度分享,内容涵盖多个关键领域,包括:低空运载器在气动、结构与控制等方面的多学科仿生技术体系;从空天到地面的异构飞行集群在多域管控、协同导引与智能航迹规划方面的技术突破;面向部件级、系统级和群飞行级的多维数学模型及其自主交互融合方法;以及复杂环境下飞行动态数据监测、实时趋势推演与安全边界响应等相关技术应用。 这些多维度、跨领域视角的碰撞,不仅厘清了行业当前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更催生出“校企联合技术验证”、“大科学装置资源共享”等一系列切实的创新合作思路,为先进无人飞行系统技术的快速迭代与产业落地提供了多元发展方向。 分会场报告:未来星光,点亮行业发展新方向 10月25日下午,大会各分会场报告同步举行,聚焦“低空运载器气动设计与噪声评估”“智能无人机与无人系统协同技术”“低空无人飞行器任务规划与管控技术”“绿色航空驱动的飞行器设计优化”“无人飞行系统关键结构材料”“无人机飞行系统结构动力学稳定性”“低空飞行器复杂环境试验与设计技术”“无人系统智能感知与控制”八大细分领域,吸引众多青年学者与企业技术骨干积极参与,成为集中展示行业新生力量与前沿探索的重要平台。尽管不少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这些探索正如“未来星光”,不仅为先进无人飞行系统的技术突破开辟了新路径,也为行业持续发展储备了关键创新力量,推动低空经济向智能化、绿色化与安全化方向稳步迈进。 企业展区:技术落地,搭建产研对接桥梁 本次大会同步设置企业展区,汇聚七家无人飞行系统领域相关企业,集中展示了涵盖核心部件、整机解决方案与行业应用设备在内的多项产品,吸引众多参会嘉宾、用户与在校师生驻足交流。展品涵盖高可靠性无人机飞控系统、轻量化机身结构部件、低空环境感知传感器、无人飞行任务规划软件,以及应急救援、森林灭火、集会安防、建筑消防、物流配送、工业巡查等行业定制无人机整机,涵盖了从适配低空经济场景的成熟商业化产品,到代表未来方向的技术原型,如三光识别跟踪装置、动能反无人机装置、规模化操控人员培训设备等。企业展区的设立,不仅为参会者提供了直观了解行业技术落地现状的窗口,也有效搭建起高校科研与企业应用之间的对接平台,对推动先进无人飞行系统技术成果转化、深化产学研融合具有积极意义。 10月25日晚,大会在颁奖仪式后顺利落下帷幕,仪式上对产学研优秀企业及评选出的优秀论文与报告进行了表彰。在正式议程结束后,大会还组织了专题交流活动。与会专家就“科教产融合助推东莞无人机产业发展”、“低空安全框架协同”以及“学科技术深度交叉”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大会有效促进了学术前沿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为粤港澳大湾区及全球先进无人飞行系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会组委会表示,未来将充分依托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的学科资源与东莞坚实的产业基础,积极推动会议成果落地转化,助力低空经济、新能源与新材料、航空航天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来源:科研管理处 Related News Three distinguished persons conferred honorary doctorates at CityUHK Congratulations! 37 Scholars from CityUHK (DG) Selected for the "Top 2% Scientists in the World" List in 2025 CityUHK rises to 75th in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retains No.1 worldwide in Industry and continues to lead Hong Kong in International Outlook GBA students vie for CityUHK (DG) Programming Contest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ongguan) launches Opening Convocation Ceremony 2025